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7:11    次浏览
现在平台不是没有机会,而是切入点过于雷同,所以用户不愿意选择第二个一样的,但用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,有基于产品的需求,有基于生活方式的需求。 品途网按:现在平台不是没有机会,而是切入点过于雷同,所以用户不愿意选择第二个一样的,但用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,有基于产品的需求,有基于生活方式的需求。编者颇为认同作者的观点,当然这些o2o平台一开始就如作者所言,应该是从某一垂直需求切入,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,必然产生合纵连横的机会。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,远远不是想象的那样粗放。第一,每类传统行业的盈利方式是不同的,比如餐馆,大多数是按销售额来盈利。但电影院就不同,特别是万达,它是商场的引流品类,因此这两个行业在触网的时候,玩法也不同。第二:倒推回来,BAT小米美团京东等流量巨头,他们有核心的运营模式,比如天猫和京东上能存活的品类,在百度上就不一定行,所以“生活服务类”这个大类目,肯定不会被一家互联网公司垄断,商家也不希望被一家垄断,并且按照中国人这种做生意的模式,怎么甘心让别人赚钱,自己看着?所以,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服务能力,是满足不了所有想触网的商家。第三:美团等即便做的再大,目前也只能吞掉和它属性相同的类目,比如餐饮,比如电影,可能旅游和酒店都未必有机会,当然美团很聪明,分事业部来一个个干,比如电影有猫眼,设计单独的玩法。第四:但本地化生活服务品类何其大,而且本地化的概念也非常大,基于整个上海的服务,也叫本地化,基于上海某个区,也是本地化,基于区里的某个街道的服务,也是本地化,平台至多做个大而全的,剩下的它很难照顾到,这个做过电商的人就很清楚。除非美团等平台运营个一百年,像韩国三星一样一个个吞。现在平台不是没有机会,而是切入点过于雷同,所以用户不愿意选择第二个一样的,但用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,有基于产品的需求,有基于生活方式的需求。拿家居行业来讲,即便品牌已经泛滥了,但仍然有家公司叫尚品宅配,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切入,异军崛起,然后在来整合产品细分公司。所以,O2O要考虑两大块,一块是用户的需求,一块是商家的需求。用户有场景需求,有层次需求,有心理需求。商家有迭代需求,有规模化需求,有精准服务需求等等。比如,即便中国有了百度这样的搜索强劲杀手,但类似齐家网,去哪儿,这类中间页的“搜索引擎”还存在一大把,同样是满足用户的搜索需求,但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满足;当用户需求和商户需求的大蛋糕被竞争对手切掉后,就从用户和商家两段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同步切,先站稳市场,再来慢慢吞噬竞争对手。